为进一步推动急救知识普及,增进中小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19年5月17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救工作人员走进郴州市第九完小班级,开展“急救技能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为九完小师生提前献上一份六.一儿童节的礼物。
大量实践证明,心跳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超过黄金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只有通过积极的现场急救心肺复苏,可使30%左右心脏骤停的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然而普遍大众的心肺复苏理念和技能较为匮乏,“不会救”和“不敢救”成为普遍现象。
本次急救科普活动主要围绕心肺复苏术、溺水急救和海姆力克急救法三大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基本急救常识,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在危机时刻实现自救互救,减少意外的发生。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兼120急救中心主任周建副主任医师、急诊科袁杰敏主治医师结合PPT为学生们图文并茂讲解遇到溺水如何自救互救及预防溺水措施、心跳骤停的识别及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幅度、频率和正确开放气道有效人工通气做了重点讲解、异物卡喉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等知识。副主任护师许薇、黄丽芝,主管护师刘小易和护师宋剑兵、朱晚娟,急救科普志愿者谈万鹏等在现场为学生们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术、口对口人工呼吸实践操作演示,手把手地传授急救的技能与技巧,还鼓励学生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演习操作,对一些错误的细节进行指导和纠正,接受学生对急救知识的咨询。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在突发事件中懂得如何应急救助并善于伸出援手,帮助自己和他人脱离生命危险,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让生命延续。
此次急救科普走进九完小活动内容丰富,将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上同学们现场演练,活动效果良好。“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当一些突发事故来临后,一点急救知识可能会挽救生命。活动过后,同学们都说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急救知识,纷纷表示在自己的节日里都要成为急救知识的小小传播者!(通讯员:彭春丽)
编辑:王卉
审核: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