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极高,被称为“头号健康杀手”。心肌梗死发生后,黄金救治时间只有120分钟。农村地区的心肌梗死患者因就医诊治延迟等原因,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
能将智慧医疗延伸到村一级,让群众在村里就能做上心电图,以便早期发现,更快地抢救胸痛患者吗?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用创新构建的“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68岁的谢梅(化名)家住我市永兴县樟树镇树头村,10月8日上午9时左右突然感觉胸闷、胸痛,半个小时后,她来到树头村卫生室就诊,乡村医生马上在卫生室为她做了心电图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传至由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信息互通心电智慧诊断管理平台和远程心电设备构建起的“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上,仅用3分钟,24小时在线的市一医院胸痛中心值班医生便诊断谢梅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救治。值班医生一边迅速指导乡村医生开展急救,一边将病情告知永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做好转运及手术准备。
短短半小时后,谢梅被紧急送入永兴县人民医院,经过及时早期的堵塞血管的开通治疗后,谢梅转危为安。永兴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手术医生说:“这一例患者在没有建设‘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的时候,就有极大的可能因为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
聚焦基层医疗救治能力不均衡、抢救不及时、服务不连续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2023年7月起,市一医院就在全省率先打造“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以该院胸痛中心为统领,借助该院信息互通心电智慧诊断管理平台和远程心电设备,建设起向下辐射县级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云端网络,以打通胸痛疾病筛查、监测、预警、治疗、急诊、康复通道,帮助胸痛患者不出村就能得到及时就诊,让轻度患者在村级医疗机构直接治疗,重度患者在县、乡接受高效诊疗,疑难重症患者则根据需要转入市级医院治疗。
“建设‘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迅速有效地识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源头早诊断、早转运、早治疗,切实提高农村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市一医院胸痛中心主任王仲华介绍说,为此,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心电操作规范,并定期举办心电检查的理论与实践培训课程,从而确保基层卫生室能够熟练且正确地执行心电检查工作。其次,中心制定了详尽的诊疗流程,为基层医生提供了清晰的诊疗指导。一旦在卫生室发现疑似心梗患者,基层医生可全天候通过电话直接联系中心,由专家指导用药和转诊事宜,并为需要紧急手术转诊的患者预先完成术前准备,变“病人等医生”为“医生等病人”。
以试点永兴县为例,市一医院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建成运行后,基层群众首次医疗接触至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降至3.4分钟,远低于国家标准10分钟;危急值报告平均时间可从10分钟的标准缩短至5分钟,农村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稳居全省前列。以真正意义的家门口高效检查模式代替以往县医院的传统检查模式,做到“提标、降费、增效”,群众都反映现在在村卫生室就可以做心电图检查,不仅方便,费用也低,满意度和获得感都提升了很多。
就在今年9月,市一医院“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项目被评为我市“地方敢闯”先进典型。市一医院胸痛中心主任王仲华表示,他们正在把“市县乡村四级胸痛救治一张网” 推广至桂东、资兴、汝城等县市区。“将心电智慧诊疗延伸到村一级并逐步实现全域覆盖,以心血管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新模式,不断增强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共同富裕健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