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亲自参与患者救治,却为临床诊断提供精准的依据;虽然从未拿起手术刀,却是诸多手术都离不开的“眼睛”。26年来,他以一双慧眼,不断识破医学影像里隐藏的“真凶”;以丰富的经验,为临床诊疗搭建精准的“路标”。他,就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惠爱名医、影像医学中心主任郑海军。
细心、耐心、用心练就“火眼金睛”
7月15日,郑海军又接到了李勇(化名)的电话。他将自己前几天做的磁共振片子发给了郑海军,请郑海军帮忙看一下片子上肝脏部位的阴影会不会影响到他此次的公务员考试结果。
经过仔细比对,再结合多年来对李勇身体状况的了解。郑海军告诉李勇,磁共振片子上的阴影没有问题,不会影响到他的公务员考试结果。闻言,李勇彻底放下心来。
李勇对郑海军的信任建立于十多年前。那时候的李勇刚刚考入湖南科技大学。入校体检时,他的肝部被发现有一肿块,高度怀疑为肝癌。考入大学的喜悦瞬间被扑灭,他焦急地前往多地三甲医院复检,结果均和入校体检报告一致。心灰意冷的他在父母的陪伴下返回郴州老家治疗。
机缘巧合,他的报告单被送到了郑海军的手上。仔细阅片后,郑海军慎重地给出了“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不需要手术治疗”的结论。如今,十余年过去了,李勇从一名大学生变成了上班族,辗转多地就业。但是,无论在哪里上班,每一年,李勇都只会回郴州找郑海军复诊。他说,他只信任郑海军。
78岁的彭爷爷做了直肠癌手术。术后3个月,在进行ct复查时,彭爷爷被诊断为直肠癌复发。为明确诊断,彭爷爷的家属找到郑海军询问。郑海军对彭爷爷的ct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鉴别,结合经验后诊断为:患者体内所谓的肿块,其实是术后遗留的瘢痕组织,可排除癌症复发。听到这个消息后,彭爷爷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直言郑海军精湛的医术让其避免了二次手术、化疗的痛苦。之后,彭爷爷每次例行ct复查时,总是只找郑海军。他说,他只信任郑海军。
这一份份深厚的信任源自郑海军精湛的医术,更源自他高度的责任感。
郑海军深知,作为医院的“侦察兵”,自己责任重大,他必须细心捕捉医学影像荧屏上的细微变化,耐心结合病理综合分析,用心将黑白灰的影像转换成报告单,为临床医生治病救人提供精准的信息。
从医26年来,他已记不清为此熬了多少个日夜,为了写好一份报告,有时要从几百上千幅图像中找出病变,在影像显示屏上反复翻阅、揣摩思考、鉴别排除。每当遇到疑难病例,他更是主动向患者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查体,仔细对比患者既往的检查资料。在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放着最新的临床和影像医学书籍,他说,学无止境,一名合格的影像医学医生必须随时精学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大量的临床知识。只有掌握了全面的信息,才能充分认识疾病的本质,懂得如何判断和它有关的一系列影像变化,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临床、教学、科研成就“幕后英雄”
6月14日至15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精准放射医学学会、郴州市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北京友谊影像直通车郴州站、神经系统血管性病变影像诊断及新进展学习班”在郴州顺利举办。此次学习班开设了包括磁共振新技术规范化应用、神经及体部影像诊断及新进展等在内的30个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不仅紧贴临床工作实践,而且紧跟放射学前沿发展动态,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参加学习班的200余名影像医学医师的学习热情。
4月26日至27日,由湖南省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郴州市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郴州市放射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主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湖南省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地区巡讲(郴州站)、郴州市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郴州市放射影像质量控制中心2024年培训会、郴州市放射诊断符合率提高培训班”在郴州顺利举办。大会设立了影像新技术高峰论坛、放射质控学习、学科建设推介、病例比赛等环节,24个专题讲座及发言内容丰富,紧跟放射学前沿,推动了郴州放射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系列高规格学习班、年会的举办,充分肯定了市一医院影像医学中心的学科实力。2022年9月,市一医院将五个医疗区放射科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后,整合成立了市一医院影像医学中心。作为科室的掌舵人,郑海军深谙,只有临床、教学、科研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带动学科发展。
临床上,他带领科室在全市创新推出了影像专家门诊,为患者答疑解惑;硬件上,引进超高端ct、科研型3.0磁共振等临床诊疗利器;管理上,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操作规章制度、质控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及病例随访制度和诊断报告复核制度等;团队培养上,不断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每月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科室的影像诊断水平。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当代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科技、新材料、新方法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ct、磁共振等高精尖诊疗设备的广泛普及,不仅可以让一些过去无迹可寻的疑难杂症,在定位定性定量的科学检测前现出原形,更可以有效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大大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主要是用于判断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准确率高达90%。”郑海军介绍说,冠脉cta因此也成了评估早期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是,普通ct操作实施此项检查,对患者的上机心率有着严格的要求。大部分患者最终都因无法达到上机标准而无法接受此项检查。“超高端ct就可以完美地规避这些问题。我院自从添置了超高端ct后,每月冠脉cta可以做到400例。”凭借着对专业的执着追求以及过硬的本领,借助着不断增加的先进设备设施,郑海军带领着影像医学中心先后开展了冠脉cta、磁共振心脏成像(cmr)、ct介入等10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今天的市一医院影像医学中心,孵化了复合影像介入诊疗、医学3d 打印等多个交叉学科、亚专科,拥有了6个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成功开展应用了ct灌注成像(ctp)、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cmr、磁共振灌注成像、外周神经磁共振检查(mrn)等多种前沿成像技术,开展了基于医学影像的3d建模及打印、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物理消融及粒子植入技术等新、特课题与项目;创建了湘南地区第一个复合影像介入手术室。近年来,科室多次获得了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承担了多项省、市、院级科研课题,获得了十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两项已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成果。2023年,科室入选为全国首批肿瘤微创介入建设中心。
“9月份,我们科室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班在省内市州的唯一授课基地,即将迎来专业课学习的首批大学生。这份肯定来之不易,但也鞭策着我们继续前行。”郑海军说,在这个由黑、白、灰组成的世界里,他将持续学习、持续成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全心全意守护好生命的光彩。(郴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