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惠爱名医 | 戴新贵: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7-12

30分钟的时间,你能干什么?完成一次用餐,与人聊会儿天,或者刷几个短视频……

30分钟的时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简称icu)主任戴新贵却完成了一次对危重患者的抢救。

icu,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因为这里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位患者的心电监护仪就会发出生命的紧急呼救。一年年、一日日,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戴新贵的脚步未曾停歇,医者的初心未曾改变。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他用日益精进的医学知识、快速精准的决策判断、扎实精湛的救治实力,用坚守与奉献守护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与死神赛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脓毒症或许十分陌生,但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世界范围内感染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作为一种急危重症,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始终居高不下。2017年,全球约有4890万人被诊断为脓毒症,近1/5的死者死因为脓毒症。

45岁的王全(化名)因多发伤、呼吸衰竭被转入市一医院icu抢救。一天后,王全持续高热不退,其病情也迅速进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戴新贵通过仔细体格检查后,分析判断王全感染高毒性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可能性较大,必须尽快按照脓毒症的救治指南实施救治。很快,在他的指导下,3h集束化治疗迅速完成,此举保证了王全身体正常的心输出量和器官血流灌注,保护了他的脏器功能。与此同时,微生物筛查结果也准确印证了戴新贵的判断。正是因为判断准确、施救及时,在后续针对性的治疗下,王全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各项生命指数逐渐恢复正常后,转出了icu。

“虽然脓毒症非常凶险,但是,只要早发现,规范化治疗,就可治愈。”自2005年读研选择了重症医学科起,戴新贵的脚步就没有离开过icu。近20年来,他熟练掌握了重症彩超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重症抢救常用技术,对创伤、急性肾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等重症疾病,尤其是脓毒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正好结束了一场对全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正是对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规范化治疗。“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我希望每一位医疗急救战线的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这类知识。”戴新贵告诉记者,除了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呼吸内科都是脓毒症的高发科室。所以,即便再忙再辛苦,他都要抽出时间,不仅要在市一医院,还要在全市各级医院积极推广脓毒症的规范化治疗。

如今,通过他的梳理优化,脓毒症的治疗在市一医院全院得到了全面规范: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提前至一小时内完成,液体复苏、超声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器官功能监测均在目标救治时间内完成……全院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由之前的85%提高至95%。作为《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市一医院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顺利达标。

为了帮助全市各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同质化治疗脓毒症,他积极举办培训班,召开质控会,并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下到基层医院调研走访,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如今,全市因脓毒症引发的死亡率逐年降低,已经低于23%的全国统计数据。

为生命守门 

重症患者的生命抢救是以小时甚至分钟来计算的,这往往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进行严密的监护和高强度的治疗,才能在白驹过隙的一瞬间掌握抢救的主动权。

2022年,已经是博士后的戴新贵担任了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肩负起了全院重症患者的救治重任。他坚持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相结合,重视疾病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尤其在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危重症产妇、急性肾损伤的救治中发挥技术优势,不断探讨创新机械通气、ecmo、重症超声、血液净化等技术手段,让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积极为每一名医护人员铺就成长之路,逐步构建起一支由53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术精湛、救治能力突出的硬核团队。

一名11岁的女性患儿,颈部被砍伤2小时后被紧急送入市一医院icu抢救。入院时,患儿情况紧急,存在失血性休克、多处开放性损伤,生命垂危。戴新贵带领重症救治团队争分夺秒为其完善ct检查及术前准备,进行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患儿又出现了ards等多种并发症,重症救治团队在给予抗感染、气道管理、肺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精准液体管理、多模式镇痛镇静、营养支持、床旁重症超声、快速重症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多次组织mdt团队讨论完善治疗方案。多天后,患儿康复出院;

一名46岁男性患者,因95%的大面积烧伤入住icu。被送进来的时候,患者合并有呼吸道烧伤、肺部感染、脓毒症等多种并发症,生命垂危。同样是戴新贵带领着的重症救治团队,沉着冷静,积极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液体复苏、血液净化、感染控制、多次手术等综合治疗,在日夜坚守了40天后,帮助患者康复出院;

…………

一项项过硬的技术、一份份温暖的呵护,点亮了重症患者的生命之灯,成为守护患者健康平安的坚强后盾。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责任,所以担当。在戴新贵的努力带领下,2023年8月10日,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正式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是对科室实力的最好诠释,更是对重症救治的不懈追求。

“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建高水平重症医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重症多学科诊疗中心和医疗团队,突出重大、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能力提升,针对危害人民群众的重症常见疾病,建立智慧化的重症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重症救治策略、呼吸循环综合支持策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迈上新台阶,展望未来,戴新贵目标坚定。(郴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