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瑜,好样的,我们科室为你感到骄傲……”11月27日,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里,刘士瑜同学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他的导师刘俊教授带着所有同事的祝福来看望他。刘士瑜是南华大学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3级研究生,目前正跟着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刘俊学习,说起来他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缘分早在8年前就已经结下。
2015年,还在念高一的士瑜同学因打球摔伤导致胫腓骨骨折,当时就是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做的手术,在住院期间,士瑜得道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此,他树立学医的志向,希望也能当一名骨科大夫。8年后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士瑜如愿考上了南华大学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刘俊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博导、暨南大学博导、南华大学硕导)的研究生。
2017年,就在士瑜年满十八岁的当天,他挽起袖子,踏上停靠在路边的献血车,以无偿献血的方式送给了自己一个特殊的“成人礼”。也就在这一天,他获悉红十字会正在开展的“人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捐献项目,志瑜跟工作人员谈了自己的意愿,通过了网上“造血干细胞捐献”报名申请,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为这个拥有爱的社会做更多奉献。
造血干细胞捐献,要穿越茫茫人海,又要穿越生命密码,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漫长守候。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比起成功捐献的“幸运儿”,中华骨髓库的300多万志愿捐献者,虽然每天参与每一位患者的配型检索,但是绝大多数都仍然在等待,等待生命的召唤。
有人说,时间能改变一切。但是志愿捐献者们说,有一件事情,时间无法撼动——永不动摇的坚守,只为生命与爱!
经过五年的等待,2023年10月,士瑜接到中华骨髓库的电话,告知一名血液病患者与自己配型成功,需要他的帮助。刘士瑜没有丝毫犹豫,随即表示“我愿意”!
自从志瑜同学接到红十字会正式通知他去体检这天,他知道等待五年的“人体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这一天即刻来临,至此,士瑜每天坚持早睡早起,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努力为采集做着各种准备。
    11月27日,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我们见到了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士瑜同学,他在自己导师刘俊教授的陪同下,完成了这项神圣的工作。
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士瑜同学跟前来慰问他的市红十字会领导及血液科医务人员说:“如果世间只有一件事值得坚守,有什么,能胜过生命!如果世间只有一件事牢不可破,有什么,能胜过大爱!”希望这份刚采集的干细胞能尽快输入受赠者的体内,让这份浓烈着“生命接力、大爱传递”的涓涓热血传递生命的力量。(唐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