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Culture
急诊家园,绽放生命的春天 作者:中心医院急诊科 徐自强 获“我是一医人”三等奖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11-07
作者:中心医院急诊科 徐自强
获“我是一医人”三等奖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如果把生命比作春天,那么急诊科就是枯树逢春、绽放生命的家园。
她被称为医院的一户窗口,她被喻为医院的一张名片,她是医院的抢救病人的前沿阵地——她就是医院的急诊科;
他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他们被赞为生命的守护神,他们是医院的排头兵——他们就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一、娇气蓬勃的新生临床科室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历史中,与传统的临床学科相比,急诊科是临床医学的新生科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临床医学的需要,在上世纪70年代,急诊科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产生了。从此,在国际上急诊科成为第23个临床学科。我国于1979年在协和医院成立了第一个急诊科,卫生部将它列为临床二级学科。随着医院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当时的郴州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于1987年应运而生了。开科创始人,就是荣获白求恩医务工作者称号的优秀共产党员曾连弟主任。在开科之初,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没有固定的医师,没有急诊病房,只有一个内科诊室,一间抢救室,十余张留观床。在各届医院领导的领导下,在曾连弟、廖恒运以及李健等几位科主任的带领下,急诊科的一批批医护人员呕心沥血,艰苦创业,风雨兼程,一步步走来,发展到了今天具有一定规模、抢救设备先进、独成体系的临床二级学科。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医疗救援体系。于2008年被评为首批郴州市Ⅰ类临床重点学科,经过全体急诊人的共同努力,2015年又获得省级重点临床学科建设项目。
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种兵
在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肆虐期间,虽然我市没有出现感染病例,但防范工作又把急诊科推向了风口浪尖。急诊科在医院的统一布置下制定出防治预案,派人到医院发热门诊轮流上班。当时任急诊科副主任的徐自强担任市治疗专家组成员及发热病人的转迁工作。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107国道、各个单位、各个小区的发热疑似病人的转运,全由徐自强一个人承担。白天除正常的本职工作之外,随时听令转运排查发热病人。在“非典”非常时期里,徐自强冒着炎热天气,身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穿梭在郴城的大街小巷,共转运发热疑似病人140多次。因此,当年徐自强被市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郴州是一个山区,毒蕈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005年,临武县武水镇发生群体性毒蕈中毒事件。得知消息后,李健主任邀请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带领急诊科骨干医生一道赶往现场,翻山越岭,采集毒蕈标本作毒蕈成份分析,并对当地村民传受识别毒蕈的科普知识。连夜将25名中毒严重的患者转入郴州市一医院救治,经过精心治疗没有出现一例死亡病例。
2009年8月份,桂阳发生群体性毒蕈中毒,四百多人因食用了野蘑菇出现轻重不等的中毒症状,并且有4位中毒患者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猝死家中,这样在当地引起了极度的恐慌。徐自强受医院指派到桂阳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对中毒患者一一甄别指导治疗。由于采取了有效、有序、科学、综合的治疗方案,确保无新增死亡病例,给当地群众消除恐惧心理,稳定社会起了较大的作用。
2008年初,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使郴城断电、缺水,成了一座孤城。由于停电,医院门诊被迫关闭。一波接一波的门诊病人全都涌向急诊科就诊。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冒着天寒地冻的天气、克服缺水断电的困难,分诊、接诊、处置急诊病人。为了挤时间,中午不回家,集体啃干粮,吃盒饭。没电照明----打手电筒,点蜡烛看病;呼吸机不能运转-----手捏球囊抢救伤员;没有病房----借用兄弟科室的病房临时安置病人。除了正常的急诊急救工作外,急诊科还要为高速公路滞留在科里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鸡蛋、饼干、开水并妥善安置住行。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急诊科没有推委一位病人,没有发生一例医疗纠纷。
这支专业性强、技术娴熟的急救队伍成了我市在处置灾难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种兵。
三、急诊急救的主力军
许多人认为,急诊没有什么专业性,急诊科医生是万金油。其实,急诊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主要的功能就是抢救生命、维持重要脏器功能。试问,还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吗?让我们看一看市一医急诊科在几个急诊专业方面的杀手锏。
1、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急诊科的主要专业。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高低反映一个急诊科的实力和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科室团队精神的体现。现代医学认为,大脑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6分之久,所以,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机就是“白金10分钟”。为了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急诊科自购模型在科内练习,要求全体医护人员按照新的国际复苏指南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使每个都达标合格,并且吸取新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采用亚低温脑复苏、静脉溶栓等超常规治疗手段进行高级生命支持。使许多已经停止跳动的心脏又奇迹般地“蹦蹦”跳了起来,使许多的断了气的人能站起来走出医院。在一连串动人的故事中摘撷几朵实例的花朵,以飨读者。
年过半百的包先生,现在是装修行业的一个大老板,10多年前的一天,自认为是 “胃病”的他呼叫“120”要求接车来做胃镜检查,随车出诊的徐自强和侯连英在为病人检查时发现病人并非“胃病”所致,立即接入医院进一步诊治,病人刚到医院就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情急之下,徐自强立即给与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通过紧张、积极、有序、有效的抢救,终于使之停跳的心脏又恢复跳动。经检查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心脏骤停。在当时教科书都认为是禁忌征的情况下,在患者复苏成功后,马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成功,患者生命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2009年6月,桂阳一位自服农药自杀患者,转到急诊科后不久,出现心跳停止,呼吸消失。当班的李秀娟医生立即组织一个复苏小组,立即给予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静推肾上腺素,紧张激烈的抢救在忙而不乱地进行。四位医护人员轮流给病人做胸外按压,每人按压5分钟,两手按压无力了,退下来换另外一人上。持续坚持了30分钟,没有一丝复苏迹象,50分钟,心电活动仍然是一条直线。在这炎热的夏天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个个双手发软、汗流浃背,就连患者家属看到这种冰冷的现实不得不摇摇头表示要放弃抢救。不轻易言败的李医生抱着“只有1%的希望尽99%是努力”的信念,毫不松懈地抢救。双向波电除颤150J、200J,静推肾上腺素、阿托品。抢救指令一个个下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直到抢救到64分钟时,奇迹终于出现了,这颗休息了近一个多小时的心脏跳起来工作了。本次抢救共电除颤12次,抢救一个小时。经过精心的治疗,11天后,患者在其家属带领下高高兴兴回了家,三个月后随访,目前状况良好,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2010年5月1日,郴州市区一位年仅35岁地男性患者因严重低钾血症一天内出现3次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处于深昏迷、生命体征不稳。院内多次会诊以及湘雅医院专家会诊意见对预后很悲观。曾珉医师不顾新婚燕尔,全天守护在病房。为了脑复苏和确保患者安全,徐自强带呼吸囊亲自陪患者进舱作高压氧治疗。经全科医护人员奋力抢救,病人终于在一周后逐渐苏醒,四周后出院。
2010年7月的一天下午6点多钟,我院产科病房一位产妇的家属在给产妇喂饭时突发室颤,心跳呼吸骤停。急诊科接到产科的急救电话后,已经下了班的蒋涛和邝代斌两位医师立即拎着抢救箱直往产科跑。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电除颤,与心内科、产科的同仁一道将这位患Burgada综合征的38岁的地年轻患者硬是从阎王府里来了出来。
2015年12月,河南一位74岁的老大娘,在去深圳的火车上途径郴州站时突发肺栓塞,患者被送到急诊科时心脏骤停,经过复苏后,徐自强、乐冬友等医护人员携带呼吸机护送患者到CT室做肺动脉成像检查。明确为急性肺栓塞后,徐自强担保借药为患者溶栓急救。后来赶到的亲属为了表达感谢,请了郴州市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
2016年1月17日,一个星期天早上,市编制办一位53岁干部因突发胸痛来我院就医,在医院大门口就丧失了意识,到急诊科时经检查心脏呼吸骤停。正在值班的徐自强组织人员投入心肺复苏的战斗。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三个医生轮流上阵,20分钟、30分钟过去了,肾上腺素、电除颤已经实施了第4轮,没有一丝生命迹象。市委、市卫计委不断地有人打电话来咨询、督战,家属在抢救室外呼天叫地。在持续抢救52分钟的时候,“休息”了近一个钟头的心脏又跳了起来。为了查找病因,徐自强紧接着又携带呼吸机护送病人做CT检查。一周后,为表示感谢,患者转科出院时其家属将一个2000元的大红包塞给徐自强,徐自强调侃地说,一次生命岂能用2000块钱换到,被婉言谢绝。
像这样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窒息所致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每年都有10余例。目前我院急诊科抢救成功率达到96%以上,心肺复苏成功率达34%,远远超过我国平均抢救成功率。
2、急性中毒
2010年5月1日,郴州市某宾馆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病人蜂拥而至。急诊科紧急召唤轮休或夜休的医护人员到科室投入紧张的安置、抢救工作。病房不够,将发热门诊的简易用房改为临时病房;医护人手不足,请其它兄弟科室的同志来帮忙。在医院领导及医务科的统一部署下,全科同事团结一致、连续作战,一周内,111多名患者痊愈出院。
2014年9月,郴州市三所中小学校的学生相继出现食物中毒,同一个晚上,80多名学生陆续蜂拥至急诊科就医。吴志坚副院长以及市卫生局的领导亲自到中心医院急诊科指导抢救工作。刚从市中医院会诊回来的徐自强主任立即调动科室的休息人员赶赴科室参加抢救,在北院儿童医院的帮助下、中心医院急诊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以及输液室的同志夜以继日处置病人,所有中毒的患者完全康复。这次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置,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立性,为政府排忧解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由于几代人的努力,急诊科的医师在急性中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抢救水平不断提高,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逐渐彰显出来。现有5人加入中国毒理学会,徐自强被选为中国毒理学会的委员。急诊科成立了亚学科——中毒科。
3、毒蛇咬伤
“急诊科吗?马上转来一位毒蛇咬伤的病人,呼吸衰竭,生命垂危,请做好急救准备。”紧急救援中心打来了电话。得到通知后的急诊科护士立即通知外科医生,腾出抢救床位,准备气管插管盘、连接呼吸机。紧张有序的气氛显示一场营救生命的的战斗即将打响。毒蛇咬伤是急诊外科医生的拳头项目,除本地区的患者外,每年还要收治永州、衡阳和广东乐昌等周边地区蛇伤患者。为了使患者能准确地描述、辨认被咬伤的蛇种,急诊科自制了湘南地区常见的毒蛇图谱、在资料室陈列了湘南地区常见的毒蛇标本,以便患者辨认和临床教学之用。
四、多科合作的排头兵
随着医学的进步,许多急危重症的诊治需要多科合作、团队精神。在多科合作的项目中,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充当了排头兵的作用。现在急诊科与多科合作,积极开展新技术项目。
时间就是大脑,急诊科与神经内科合作开展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为缺血性脑中风的病人功能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急诊科开通了绿色通道,对疑似急性卒中病人实行先检查后付费的流程,尽可能赢得时间。
时间就是心肌,急诊科加入医院的胸痛中心的建设,院前急救和急诊科的医生加入胸痛智能更新的微信群,对胸痛的病人在院前就开始介入,把专科的触角向外延伸。按照国际指南对符合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力争在30分钟内用上溶栓药物,对符合PCI的病人力争在90分钟开通球囊。
急诊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急”字上,紧张有序、急中不乱,生命至上,“急”字当头。急诊医生的思维就是“先救命、后治病;先开枪、后瞄准”。在急诊科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先抢救后交钱,检查、住院、抢救一路畅通无阻。许多发生在急诊科生死时速的动人故事,使广大市民对我院急诊科急救水平称赞有加。所以在遇到了关键时刻,老百姓总会不假思索:“只要还有一口气,赶紧送往郴一医”。
如果把医院比喻一个部队,那么,急诊科就是医院的特种部队,急诊医护人员就是医院的排头兵。
如果把急诊科当作一块生命绿洲,那么,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就是绽放生命之花的园丁。